2025-08-01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儿童事业发展的决策部署,全面落实并推进《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和《通辽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实施,切实保障儿童的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权利,各部门在通辽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通辽市统计局通过数据收集、调研及科学分析,对2024年度全市儿童发展规划实施情况开展了统计监测与综合评估。评估结果显示,在儿童与健康、安全、教育、福利、家庭、环境、法律保护领域,全市规划体系运行总体平稳,各领域指标完成情况良好,多数指标持续优化并稳定在较高水平,但局部短板的存在影响了规划指标的全面达成,制约着全市儿童事业向更加均衡、完善的体系迈进。
通辽市儿童医疗保健服务能力明显增强,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高。2024年,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和7岁以下儿童健康管理率均高出规划目标(90%)8.1个百分点;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0.09%,比上年降低0.04个百分点;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3.24%;12岁儿童龋齿率27.4%,IM电竞比上年降低0.2个百分点;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96.7%,高出规划目标6.7个百分点;小学生近视率(37.65%)降至规划要求的38%以下,比上年降低1.68个百分点。各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包含卡介苗、百白破、脊髓灰质炎、含麻疹成分、乙肝、流脑、乙脑、甲肝疫苗接种率,以苏木乡镇(街道)为单位均保持在90%以上。此外,全市落实覆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和儿童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的构建,2024年,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达99.5%,孕产妇产前筛查率98.1%。
通辽市坚持创建儿童安全环境,落实学校、幼儿园、托育机构等安全管理主体责任,构建完善多部门合作的防控工作机制。着重加强儿童食品及产品安全管理,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有效防治并减少了安全问题引发的儿童伤害。其中,2024年,通辽市监督抽查学生校服5批次,儿童玩具4批次,婴幼儿服装5批次,全部合格;年均处置网上危害儿童的不良信息数量10余条;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配置达标率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通辽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2024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比两年前提高13.5个百分点;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连续五年100%,初中学龄儿童净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比两年前提高6.3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毛入学率比两年前提高1.2个百分点,均高出规划要求的达标率。适龄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连续五年100%,特殊儿童群体受教育权利稳固保障。
通辽市长效落实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政策和儿童福利政策,儿童救助和福利机构建设显有成效。2024年,通辽市集中养育孤儿保障标准达2500元/月,比两年前提高8.7%;社会散居孤儿保障标准达2050元/月,比两年前提高9.0%;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标准达2050元/月,比两年前提高9.0%;设有开展残疾儿童康复的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23个,两年内接受康复训练和服务、接受康复救助的残疾儿童人数增加了5.3%。全市妇联组织参与建设的城乡社区儿童中心(或儿童之家)118个;全市设有一个儿童福利机构,配置儿童督导员110人,儿童主任2356人,设有10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
2024年,全市妇联组织参与建设的城市社区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114个,年度培训家长1370人次;妇联组织参与建设的农牧区社区(村、嘎查)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364个,年度培训家长6596人次。通过建全覆盖城乡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展开服务指导,引导儿童监护人掌握科学育儿方法,促进家庭发挥立德树人第一所学校的作用,培养儿童成为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的践行者。
通辽市积极制作和传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图书、广播电视节目等精神文化产品,加强文化领域市场监管和执法,规范与儿童相关的广告和商业性活动。增加各类公益性儿童校外活动场所,培养儿童参与意识和能力,保障儿童参与和表达权利。2024年,社区少先队实践教育营地(基地)360个,比上年增加30个;公共图书馆少儿文献22.4万册,比上年增长23.8%;少儿电视节目播出942时,比上年增长3.0倍;电视动画节目播出473时,比上年增长2.9倍;未成年人参观博物馆24.1万人次,比两年前增长1.7倍;青少年参加科普宣讲活动约4.3万人次,比两年前增长1.8倍。
通辽市在城乡范围内,持续推进利于儿童成长的自然与人居环境建设,其中,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连续四年100%;城市污水处理率连续四年逐年攀升,达到99%以上;农村牧区自来水普及率四年内始终在规划要求(80%)以上且逐年升高;农村饮用水水质总体达标率比上年提高4.1个百分点;城市饮用水水质总体达标率比两年前提高7.6个百分点。
通辽市大力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包括开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教育矫治的“复苗工程”行动,深入校园开展“法治进校园宣讲”、“小手拉大手、法律伴我行”等系列活动,2024年,全市各地先后建成法治广场(公园)、法治长廊、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数余个、法律阅览室2000余个。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数余个,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法律服务体系。全市设立未成年人检察专门机构9个,较两年前增加8个,得到司法救助的未成年人数(检察院)四年平均增长33.9%;得到法律援助的未成年人数较上年增长37.2%,四年平均增长30.0%。
通辽市始终坚持严格落实保障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完善司法保障制度,健全未成年人司法工作体系,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但近两年未成年人犯罪率仍出现了小幅上升趋势。针对此问题,应完善实施多方面预防和干预机制,一是加强对留守、流动儿童及离异家庭子女的监管,通过学校法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对问题学生早期干预,提高社区帮扶和社会组织参与度,对高风险未成年人进行有效引导。二是完善辍学预警和帮扶机制,确保困境儿童完成义务教育,推行“零容忍”反欺凌政策,建立快速有效举报处置流程。三是净化成长环境,建立网信、公安等部门联合监管体系,严格监管网络暴力、色情内容,严格落实游戏防沉迷系统,整治校园周边网吧、娱乐厅等不良场所,严查违规接纳未成年人行为。四是前置化司法干预,专业化矫正体系,对轻微犯罪未成年人优先适用“教育矫治令”“社区服务令”等非监禁措施,建立犯罪未成年人复学、就业衔接机制,减少标签化效应。形成“预防-干预-矫治-回归”的全链条治理模式,涵盖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全环节,实质性降低未成年人犯罪率。
监测结果显示,全市儿童超重增长率和儿童肥胖增长率在2022年和2024年小幅增长,初中生近视率和高中近视率始终未降至规划目标以下,IM电竞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到优良的比例距离规划目标仍有较大差距。针对以上问题,一是应当深入推进儿童营养改善控肥减糖,加强对贫困地区、弱势群体儿童的营养监测和干预,制定并严格执行限制高糖、高盐、高脂食品广告的政策,推广校园健康零食标准,开设“健康体重管理班”等,深入推进儿童超重增长率和儿童肥胖增长率稳降不增。二是全面加强近视综合防控,确保学生每天校内外各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鼓励课间“目”浴阳光。改善视觉环境,规范电子产品使用,如改善学校教室采光照明,配备符合标准的课桌椅,制定儿童青少年电子产品使用指导规范,家庭和学校共同监督执行。三是保障中小学生充足睡眠时间,增加优质、便利的儿童体育活动场地设施供给。优化体育教学内容,按学生体质基础分组,针对性提升薄弱项,融合科技,使用智能手环监测运动心率,生成个性化运动处方,实质性提升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尽早达成规划所要求的中小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优良比例的基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