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7
自从去年《歌手2024》“五旬老太救国”产生连锁反应,推动节目热度进入新高峰期,激起全国观众参与“救国”共鸣热议讨论,节目重新唤回市场吸引力。
三位来自不同国家国宝级别的外国歌手参与,东、西方唱风和嗓音条件正面对抗。
去年的舞台有天后那英镇场,连环直播暴起热度,证明了老牌实力派歌手的实力和市场号召力。
一首《珠玉》唱出王菲独特的风格,嗓音唱出歌曲的空灵感,直揭天灵盖的爆发力,丝滑转音,高低起伏的节奏把握恰到好处。
高超的演唱技巧在同龄歌手中尤为突出,独特的特色也让她与老歌手们的同台没有因为年龄被质疑。
首秀表现亮眼,带来的第二首歌《天空》的歌曲风格,单依纯的演唱更具质感,娓娓道来的情绪从遥远的时空隧道传来的立体感,呈现出细腻的叙事张力,细节中的颤音和尾音,以及高音的穿透力尽显技巧和情感的融合。
全程直播的舞台,久经“沙场”考验的前辈都曾紧张到不能自已,以至于出现失误,影响整体表现,排名落在后面。
单依纯作为小年轻,站在这样一个大舞台上,依旧保持超常发挥,“稳”占据一大半原因。
因为按照外国组的表现,嗓音的惊喜没有香缇莫的炸耳膜震撼,也没有凡希亚美貌和实力兼具的观众缘和自带的流量热度。
这一季,海外歌手实力强弱带来的压迫感一般,而且开场不久就有人被淘汰,自然也就没有突出紧迫感,施加压力。
在陈楚生和林志炫这些中生代歌手的舞台上夺得第一名,没有一点真才实学,口诛笔伐的“内幕”争议不会休止。
对于这个刚出来的新生代站在歌手舞台,一时的突出表现摘取第一名,显然无法说服观众粉对老艺术家全方位功底认知清晰的情况下,偶然某一次舞台未露出锋芒就持否定。
陈楚生可是“快男”出来的第一名,这些年的“冠军”知名度在歌手圈已经上升到特定级别,而有他出场的舞台一向口碑和热度兼收。
一首《将进酒》现代和古风融合,三段式情感递进,沉郁在苍凉的意境和低沉的旋律中迈进肆意纵情,到最后释放情绪,狂放激昂。
在不少观众看来,陈楚生演绎并唱出那股浓浓的李白风格韵味,但不乏有与之相反的评价。
阿云嘎在音乐剧领域的“稳”展现出嗓音和技术优势,站在歌手舞台,不同的音乐唱法中,他的风格其实不算是大众所偏爱,可评价有没有完好完成演唱,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多季节目中,呼吁林志炫上台的呼声都很高,那英差点扛不住“外国歌手火力” ,全网在摇人的时候,很多人就摇到林志炫评论区。
《悟空》的出场肉眼可见精心准备,服装和妆容让整个舞台充满水彩色光芒,也透出这首歌的生命力。
《悟空》被批不适合他的风格,跳出了所能控制的音域,部分观众因此给予“用力”的解读,给出不好的差评。
确实,这首歌在《歌手》舞台算是老传统了,曾经这首歌以忧伤的旋律带起“语言不通,情感相融”的共鸣,一夜之间火了。
正因如此,过于频繁的出场次数渐渐失去新鲜感,听多了反而觉得反感,放在王牌节目轮番换人翻炒,也开始被嫌弃了。
所选择演唱的歌不够理想不够创新,影响竞技比赛打分,反馈的评价达不到满意程度,失去第一好感而被碾压。
现在刚开始就结束,没有了后续,两期节目的垫底评分掩盖过去十几年的功底,失去一个翻身向大众证明的机会。
老歌手站在舞台的机会珍贵,年龄上来,以前轻松驾驭的高音,现在需要用尽力量去撑起来,其实更好的条件正在流失。
光有流量,参与节目的资本造势在一场公平竞技比拼舞台,在很多人看来已失了公平。
各大综艺办节目,本质上为流量,自然流量于现在的综艺难上加难,同一种模式的节目流程陷入疲惫期,创新的出路已经难以突破瓶颈。
既然在能力上的带动的热度不足,善于运用歌手自身自带的热度,能保证节目具有基础流量来源。
利用舞台力捧新人,既能实现节目效果,又能借助平台为今后的节目嘉宾用自家捧出来的人做好准备,两全其美。
大环境下,找准定位反而更容易生存发展,胡乱消费观众好感,亦是在消耗公信力。
真人秀的纯粹被商业化代入难以逆风翻盘的千篇一律,脱离定位,直奔商业主题招来差评不断,短期来看或是有热度和话题,长期发展只会败了信誉。
专注风格和定位,比起操纵舆论或刻意制造话题,不如用真诚打动观众,将注意力放在节目本身而不是绞尽脑汁引导舆论发展。
比起原地踏步 不如大胆探索新节目方向,以百花齐放之姿给眼睛带来一片展现的视觉冲击。IM电竞官方入口